0498 襄阳学宫
<><><><>“襄阳学宫?”#29233#21435#23567#8251#35828#32593#8251#87#119#87#46#105#81#117#88#83#46#99#79#77 庾献听了一怔,“这么早就有襄阳学宫了吗?” 接着庾献反应过来。 也对,从时间上来看,刘表的确应该开始着手这件事情了。 说到襄阳学宫,就得提一下董卓的魔幻cao作了。 关东诸侯起兵的时候,孙坚因为荆州刺史王叡屡屡瞧不起他,于是和武陵太守曹寅合伙将他逼死。 董卓不知发的什么神经,竟然选中汉室宗亲刘表,作为荆州刺史的接替人选。 刘表得到任命后迅速的奔赴荆州,先是娶了荆州大族蔡氏的女儿,又得到了另一个大族蒯氏的支持。 控制住当地的局势后,刘表立刻显露出自己的爪牙。 先是在蒯越的帮助下诱杀了五十五个宗族首领,又袭击他们的部众,彻底消除后患。 随后,蒯越和庞季手无寸铁的进入襄阳,说降了占据襄阳城的张虎和陈生。 在襄阳城被拿下后,刘表一时威名赫赫,其他郡县长官都解印逃走。 除了袁术掌握的南阳郡,刘表很快在名义上控制了荆州剩余的七个郡。 不过作为董卓任命的官员,刘表的身份颇为微妙。 他不但没有参加关东诸侯的讨董联军,就算董卓死后,也和李傕、郭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和在政治上的沉默相比,刘表的另一个举动则吸引了天下士人的瞩目。 那就是扩大了荆州的官学,修造起了襄阳学宫。 要知道这时候北方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各郡早就狼藉,甚至到最后就连文华鼎盛的国都洛阳,都没逃过付之一炬的下场。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北方的士大夫们纷纷南下,流亡到了相对安稳的荆州。 刘表虽然在面对西凉军的态度上暧昧不明,但是这捞取政治声誉的机会,却丝毫不肯错过。 他积极的救助了那些落难士人,又扩大了官学,延揽他们继续研究学问。 随着美名传扬,越来越多的士人选择在襄阳落脚。 慢慢的,襄阳学宫的规模和制度已经超过了郡国官学的体制。毫不夸张的来说,单从规模来看,这个新崛起的襄阳学宫已经压了颍川书院一头。 举个例子来说,汉朝的学问有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这两大流派,以秦始皇焚书坑儒为界,各自坚持不同的理念。 今文派所学的学问,是汉初时仍旧残存的老儒,将所知所学口述,重新整理出来的学问。 古文派所学的经典,乃是在焚书坑儒之前,就被人收藏起来的儒家典籍。 古文派的士大夫认为,今文派所学的儒术,经历了战乱兵燹,又是由他人口述转录的,早就已经不是经典本来的样子了。 而今文派的士大夫则认为,儒家教学本就是由大儒讲学,教育弟子,彼此口耳相传。就算是同样的经典,不同的人也能解读出不同的学问。他们所学的儒术,拥有着完整不间断的传承。和那些早就断代,无法证明真伪的古文相比,今文无疑更贴近儒家的本意。 这两个学派寻章摘句,彼此争斗,一些有才学的大儒借机阐述自己的学问,又出现了大量的衍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