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荆州车神刘景升
<><><><>历史固执的展现出了强大的惯性。 无论各方诸侯的使者怎么苦苦相劝,朱儁都坚持要奉诏还朝。 用朱儁的话来说,“以君召臣,义不俟驾,况天子诏乎?且李傕小竖,樊稠邕儿,无他远略,又势力相敌,变难必作。吾乘其间,大事可济。” 朱儁信心满满,准备用丰富的政治经验来翻盘,但其他人可慌了神。 一旦朱儁奉诏还朝,这也就意味着朱儁将正式承认长安朝廷的正统性,以及李傕、王允执政的合法性。 失去了大义的名分,关东的诸侯再擅自兴起刀兵,在天下人心中就会沦为叛贼。 到时候再面对董白,无论是人心士气,都将会输的一败涂地。 这不堪设想的后果,让整个中牟都沉浸在畏惧与恐慌之中。 在起义兵之初,不少人心中或许只是为了推翻董卓,兴复汉室。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手握大权,独断专行的滋味,已经让他们难以放手。 袁绍、公孙瓒、曹cao、袁术这些强力诸侯,不断的派出使者说客,又不断的彼此接触,探讨接下来的种种可能。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后将军袁术。 得知消息后,袁术亲自赶来中牟,对朱儁破口大骂。 最后离开时,这个被称作“路中悍鬼袁长水”的人,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大声威胁要做出一番事来。 和这些诸侯一比,另外一个军事集团的反应就让人惋惜了。 在得知了朱儁放弃军事对抗的准信之后,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干,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以及琅邪国、东海国、彭城国、北海国、沛国这五个国家的国相组成的第二联盟,几乎在一瞬间变成一盘散沙。 在这波cao作中,最优秀的就属徐州刺史陶谦了。 陶谦是第二次讨董联盟的主要推手,他不愿意屈居袁绍之下,这才一手串联,推了朱儁出来,搞出来这么个讨董联盟。不管出人出力,徐州刺史陶谦都是贡献最多的。 这会儿形势不妙,他感觉和自己的两个心腹王朗、赵昱商量了一下。 这两人心中早有主张,于是趁势对陶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 陶谦被这两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原地起跑,抢在朱儁离开之前,以赵昱为使节,携带呈给皇帝的奏章和贡品,匆匆赶去了长安。 结果朱儁还没动身呢,董白给陶谦的加封,就已经被快马加鞭的送了过来。 ——“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这几乎是一个封疆大吏能拿到的顶级头衔了。 作为力推此事的王朗,则被任命为会稽太守。这个会稽郡,大约有两个福建那么大。 原本还心中忐忑的陶谦,顿时就觉悟了。 这董白,是真香啊! 这下好了,别说袁绍曹cao等诸侯了,就连朱儁都被陶谦的saocao作,秀的头皮发麻。 一看陶谦先跪了,众人只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荆州方向。 刘表嘛,大家都懂的。 那个暗戳戳的一直想要趁乱上位的荆州车神。 长安天子确定自己的正统性,打击最大的,就是这个营造名声,想要弯道超车的荆州刺史。 别人不说,刘表是一定会跳出来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