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辩论 上
下午一点,学校大会堂这时已经人满为患了,5000人硬生生的挤进来6000多人,学校校长王老坐在台下,参谋长今天也来了。 台上两边一共是六人,对立而坐,所有人都在等待开始的那一刻! 像这种辩论会,云南大学不知举办了多少次,但只是在校内举行,还没有和校外、大明成名的学子对比过啊! “静静!” “静静!” “辩论大会即将开始,请学子上台抽签!” 方以智代表大明,和云南大学的学子一起准备抽签,主要是抽谁先出题。 “李老师!对方远来是客,我们六人一致商定,由对方先出题!” 方以智楞了一下,李老师笑道:“你同意吗?” “好!承让!” 方以智想不到对方一个毛头小伙子,胆气这么足,但现在不是婆妈的时候。 回到座位,由两个老师再次来到两边学子的身边,强调了什么,只等开始。 陈贞慧是第一个发言,此时的他还有点莫名的紧张,主要人多,另一个原因有点不习惯,说话还要对着黑乎乎的东西说,感觉怪怪地。 “云南大学的学子们你们好,我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请问对方,为何在云南?大多数人都剪成短发了?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孝?” 对面的云南大学的学生,走上前台,先是向下面的观众鞠躬,然后又向对面的学子鞠躬。 “首先我代表云南大学的学生们欢迎你们来到华夏国!对于对方提出的短发?就变成不孝我方是不同意的! 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孝经,由孔子所作,你只是从中取走一段,原文是: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简单的意思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用来使天下人心归顺。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个道理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勾聪明,哪里能够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 这就是这段话的由来! 我们不否认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但孝不是流于形式,不剪头发?就是孝?我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