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取字元霸?
次日朝会,刘锋下令,命宇文恺着手在蓟县郊外建造忠义堂、英魂陵和凌烟阁三座建筑。 忠义堂为祠堂,内存香火牌匾,纪念逝世的有功之臣; 英魂陵为战死将士之陵墓,供养为国为民战死的将士之英魂; 凌烟阁为纪念阁,只有立下重大功劳之人方可列入,列入后立雕塑、画像,列传记,流芳百世。 英魂陵好理解,凡是刘锋麾下的士兵,死后皆可留名于英魂阁; 忠义堂和凌烟阁看着相似,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列入忠义堂的,多是战死的将领,或是和城池共存亡的文臣。 但不是说这些人死了就可以列入凌烟阁,想进入凌烟阁,需要立下重大的功劳。 而且凌烟阁并不是只供奉死人,立下重大战功的活人同样可以列入。 刘锋的命令一下,顿时殿内的群臣都是双目放光,这三座祠堂真是建的太好了! 人活一世,不为名不为利的人很少,**只是极少数的一小撮人,多数人,都无法免俗。 这个时代的人可能不为利,但他们一定不会不求名。 这时候的人对名声看的很重要,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 如果能够进入凌烟阁,雕像列传,流芳百世,不会有人不愿意。 从这一刻起,群臣们都把列入凌烟阁当作了毕生的奋斗目标,为此努力拼搏,多立战功,争取能够早日列入凌烟阁。 而刘锋麾下的士兵们得知刘锋修建忠义堂的消息,也都是满心感动。 战死的士兵就算是尸骨无存,刘锋也会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忠义堂的石碑之上。 这样家人也好有个地方祭拜,死后不能落叶归根,这本就不合清理。 若是连名字也没有一个,家人连祭拜的地方都没有,这样他们便成了孤魂野鬼,无处安葬! 但忠义堂的建立却改变了这点,因此士兵们在战斗中更是不畏死,一个个悍若猛虎! 反正死后能够落叶归根,父母和妻儿也会有优厚的待遇,父母优先就医,儿女优先上学,全家老小都由专款抚养,保证能安稳的度过余生。 有这等优厚的条件,他们又怎么会怕死? 接着,刘锋命李善长为锦衣卫赶制专门的服装和武器,那便是飞鱼服和绣春刀。 最后,刘锋为幽州军士兵定下了军歌,歌名为。 散会后,刘锋带着文武大臣们来到了军营当中。 身着黑色王服的刘锋站在高台之上,台下的士兵用着热烈的目光回应着他们的王。 刘锋气沉丹田,带着一丝沙哑的声音开口唱道: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汉要让四方,来贺! 刘锋一曲终了,军营中陷入了狂热。 这首的旋律虽然他们从没听过,但是简单易懂的歌词深深的震撼了他们。 刘锋唱完了一遍,又带着战士们重新唱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