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慢穿生涯在线阅读 - 259 烛火

259 烛火

    滇省自然环境比较严酷,人口不多,整个大兴镇,常住人口还不到5万。从各村小出来的孩子,来这所中学读书的,每年不过200人左右。

    一个年级四个班,因为班级少,名字也特别古典“甲、乙、丙、丁”,一个班50来个学生,三个年级下来也才700人左右。

    放在北京,随随便便一个学校,连小学一个年级都有上千名学生!

    虽然人少,教学条件也落后甚多,但根据日常观察,李彝反倒觉得这样的学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

    特别是老师几乎都是各个村子里读出去又回来的人,乡里乡亲的,不少学生就是自己的子侄辈,教育起来很负责,家里情况也知晓,根本不用做什么家访、组建什么学生家长委员会。

    父母们也放放心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领着孩子到学校后就一句话“孩子交给你,你随便管!”

    之前有电的时候不显,但停电之后,李彝去学校看过,教室里面,每个孩子桌空里都有小半截蜡烛,一看就是用过几次的。

    为了能让烛火照到更大的范围,有的蜡烛还滴了蜡油粘在空墨水瓶盒盖上。

    一到晚上七点多,上完晚读的孩子们趁着最后一丝天光挤在楼道里打闹十分钟后,前半截堆满书的课桌上就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光。

    孩子们为了省钱,同桌两人共用一根蜡烛。

    房间里就算不点蜡烛,四五十个孩子在里面,也不能完全关上门窗。

    此刻更是如此!窗户不能全部关上,否则氧气不够容易气闷。

    屋外阵阵风雨,教室前后门敞开,一阵阵风吹进来,就见点点烛火随着风向跳动。

    为了挡风,孩子们还把音乐、劳动等不怎么重要的课本翻开,以三角平衡方式在蜡烛后面拉起一堵墙……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被跳动的烛火氤氲,再低头望望孩子们脚上套着的沾满泥浆,从早上出门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天还半湿不湿的鞋,李彝不由想起自己读书时校门口停都停不下的接送同学的豪车,更想起出国后亲眼所见那些留学生的一掷千金……

    李彝是副县长,在镇子上是了不得的大官,自李彝进驻村公所蹲点以来,孩子们早早被老师叮嘱。

    现在看到校长和村上的干部跟着一个高大的穿着黑色雨衣的人进来,也只是抬头扫了一眼之后就又乖乖地垂下头上晚自习。

    站在教室后面,旁边就是堆在屋角的班级笤帚箩筐,李彝扭头看了看身后刷了一整面的黑板上青涩却工整的黑板报。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房间太昏暗,看不清黑板上具体写了什么字,但能看到专门用彩色粉笔大大地写就的几个高高挂在黑板报版首,成扇形排列的大字。

    李彝瞬间只觉得眼眶发酸!

    但身后跟着人,面前还有这么多孩子……

    李彝不着痕迹用力捏了捏拳头,使劲咬了咬后槽牙,没说什么,朝着讲台上站着看着孩子们自习的老师点了点头,悄悄走出教室。

    当天晚上,李彝走遍了三个年级12个教室,又去看了老师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