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登顶银河在线阅读 - 《登顶银河》科技介绍-量子死士与粒子重排

《登顶银河》科技介绍-量子死士与粒子重排

    在写阿提拉伏击的时候,我为联邦设计了一种兵种,叫‘量子死士’,刚好上周去看了《蚁人2》。发现设定有点撞,就在电影观后里面写了点。

    以下是引用自我同名公号里面的《蚁人2》观后

    量子死士和艾娃一样,在宏观世界维持量子形态,然而问题是他们只能坍缩确认一次,一旦确认后,自己就会迅速死掉。

    为什么这么设定,除了因为他们是小兵,而艾娃是可以洗白的反派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处理才能保证坍缩后的状态与进入量子云前保持同步。

    量子是不可分割的,人显然可以再分割。量子是不连续的,人在宏观世界的行动显然是连续的。

    宏观上的量子化,只要没有与宏观世界相接触,我们还能认为这是某种视觉成像。但接触后,我们怎么能保证这么复杂的人体在行动上与进入量子化之前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呢。

    简单来说,有一条直线y=x,这条线很直观,很明确,而且连续。现在我们把x=2到x=3这一截标好序号,1-∞剪成无数个点握在手里,这就相当于原本明确的宏观物体变成了不确定的量子云。

    然后我们把手上的无数个点抛下去,让这些点重新落在x=2到x=3上,这就相当于量子云与物质世界坍缩为确定状态。

    但玩玻璃珠的经验告诉我们,让手上的无数个点重新变成一条连续的直线,让x=2前面的点和x=2这个点连在一块已经很奇迹了,还要让后面无数个点按照1-∞的顺序都和前面一个点连续,这简直就是奇迹的奇迹次方了。

    为什么微观世界量子云坍缩很常见,因为那个量子就一个,是不可分割的,它不需要让自己和前面连续,也不需要让自己和后面连续,它想坍缩在哪就坍缩在哪。

    而人不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多东西,怎么就能和坍缩前保持连续呢?

    除非有一种标记重排技术,在变成量子云前就将人在标记上量子化,每个量子都标好序号,眼睛的量子编号XXX,鼻子的量子编号是ZZZ……

    然后在重新坍缩确认前,让标记先按照需要排列好,再让量子云按照标记来坍缩,这样概率坍缩就变成了确定坍缩。

    但问题是,对一个量子进行持续标记,本身就已经让这个量子可以分割了,最起码它可以分成标记和它本身,这就不量子了……

    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让标记成功标定,还要让标记与这个量子不产生联系,最起码不能产生可分割或者影响量子分布的标记……

    我突然又想到,人的大小和进步进入量子领域是无关的,不论多小,只要是可分割的,就不是量子的,就是确定的……

    算了我们换一种思路,我们不一定要让人变成量子云,比如我们把人分解为原子云,给原子做标记,让原子重排,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类似艾娃的效果了。但只要实际上是可以直接被物质世界影响的。比如三体中用原子核拼接的金属板,这个原子云肯定过不去,还有现实中就存在的原子对撞,这个也可以对原子云造成影响。

    感觉这样一想就简单多了,突然有一种想改设定的冲动……

    引用完毕

    量子死士

    在《登顶银河》中,量子死士是联邦‘量子永生’计划的半成品,通过特殊的全封闭装甲能在宏观世界实现量子化,但联邦到现在都不能解决量子级的粒子重排问题。

    再加上我当时在文章中写到,人工智能在纯化之后会莫名失联,联邦探测到量子领域有一个人工智能量子化汇聚而成的巨大意识体。

    这个设定在今天最新一章(2018.09.0218:00)中被补完了,是‘纯粹智能聚会’的问题。这个设定认为,足够纯粹的智能会相互吸引汇聚,在一块变成一种类似集体意识的存在。

    之所以人工智能量子化后会容易聚合,是因为人工智能在差异性上比人类小得多。

    按照我没讲的设定,人工智能是经由混沌算法闭合封装后得到的。他们虽然在宏观世界中有各自的个性。但在量子化后,思维会纯化,已经闭合的混沌算法会再次进入可编译状态,进而与其他人工智能汇聚成为一个大型意识体。

    实际上,在我依旧没有提的设定中,如果人工智能进化为只能生命体,就可以具备足够的差异性,从而避免这种同化现象。

    然而联邦将第一个智能生命体投入到量子领域后,那名只能生命体成为了当时无意识大型意识体的主导,反倒让联邦以为智能生命体量子化后也不能避免这种同化现象,所以再也没有让智能生命体量子化过。

    而那名主导大型意识体意识的智能生命体在意识到量子领域存在这个大型意识体后,试图往肚里文明方向发展,而且他也没有解决宏观领域多次坍缩的问题,所以他也不愿意现身。

    另外,根据我上一本书《星空巨兽传说》‘星际移民’的设定,如果是经过拜特帝国那种‘人工智能阶段育成’技术培养的人工智能,是具备足够的差异性,能避免被那个巨大意识体同化的。

    然而联邦的人工智能并不需要阶段育成,所以他们没有发现这一点。实际上联邦认为,人工智能的差异性应该体现在混沌算法上,他们调整过多次混沌算法却都毫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