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必服侍
衣冠不南渡正文卷第163章不必服侍曹髦恍然大悟。 还真的有这个可能性。 曹髦虽然不知道施绩,但是这个人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历史上,孙綝大量的屠杀将军们后,他成为了仅存的顶级大将。 施绩对此非常的担忧,觉得孙綝要对自己下手,而他的应对方式是,派人跟蜀汉联络,想要私下里跟蜀汉联盟。 据说,他告知蜀汉,如今吴国动乱,能打仗的将军们都死了,士气低落,就怕曹魏前来袭击,希望能在私下里建立联系,互相帮衬,免得被曹魏一锅端。 蜀国当时得知这件事后,也是非常的开心,刘禅派遣右将军阎宇率领五千将兵增强防守白帝城,准备好接应施绩。 可很快,孙綝就被丁奉等人伏杀,施绩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是现在,情况显然就有些不同了。 有能力伏杀孙綝的丁奉逃走了,施绩起兵,曹髦怀疑这个丁奉是跑到了施绩的身边,鼓动施绩出兵讨伐孙綝。 可施绩是一個很谨慎的人,他的兵力不如孙綝,又得防守曹魏,敢主动举兵,肯定是有什么胜算。 大概率是他跟朝中的人勾结了起来,准备设法杀死孙綝。 王昶此刻继续说道:“陛下,请您勿要轻视这件事,最好还是将这些事情告知王基,王基这个人,能征善战,可对自己很是自信,总是喜欢擅自做事,若是陛下不告知,只怕此人是要先出兵,然后再上书的” 王昶同样很了解这位过去的合作伙伴。 王基有个小毛病,跟邓艾差不多,都是容易上头。 他一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不会太遵从顶头上司的命令,主打一个将在外。 陈泰此刻忽然开口说道:“陛下,倘若让王将军佯攻荆州,那蜀国是不是会出兵来帮助施绩呢?” 曹髦看向了他,“陈公有什么想法?” 陈泰沉思了许久,方才笑着摇摇头,“只是有了些想法,如今还不成熟。” 其余几个将军没有急着开口。 曹髦再次问道:“王公啊,那这次吴国内乱,我们是不该出兵?” 王昶笑了起来,“吴国如今的虚弱和混乱,是从未出现过的,就是往后,只怕也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江东水师精锐,强攻吴地需要大量时日来准备,但是这荆州,还能纵容他们吗?” “应当出兵,但是不能如马隆所说的那样,召集大军来攻杀,从中军里挑选两个营前往荆州,让文钦抽调一个营,三个营前往听候王基的调令,其余的事情,陛下就不必理会了。” “王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就算不能拿下荆州,也不能让施绩那么容易的达到目的啊。” 曹髦当即做出了决定,他向来不是个扭捏的人,他当即下达诏令,让中军的马隆和文鸯两个人带兵前往荆州,又让文钦派遣悍将蒋班率领精锐前往荆州。 而对王基,曹髦除却告知施绩等人的情况外,却没有下达任何的命令。 这是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主权,让他自己看着办。 曹髦不喜欢瞎干涉战事,瞎干涉将军们的下场,司马昭已经很好的诠释过了一次,老老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让将军们放心大胆的去打,这就足够了。 司马昭一直都在旁听他们的战略,他没有说出自己的任何构想,当然,曹髦也没有想过让他来发表什么观点。 司马昭在这里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了让群臣们知道,这次开战还是因为卫将军。 诸葛诞跟毌丘俭分别坐在两侧,可是两人的视线却始终没能碰到一起。 两人不太对付,若是以往,诸葛诞定然会对荆州的局势发表很长的看法,不会错过如此机会,但是毌丘俭在场,他就谨慎了许多,大概是怕被毌丘俭找到漏洞来反击。 毌丘俭同样如此,他虽然吴国多次作战,也曾跟施绩对过手,但是有王昶在,他也没想过非要出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这次商谈结束后,曹髦就送诸位将军们离开了。 并没有单独的留下谁。 当群臣得知调兵的消息后,尽管还是有些生气,但是反对声已经没有多少了。 庙堂里有何曾这样的恶犬,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曹髦也就没有在意这件事。 次日,曹髦刚刚醒来,便发现外头已经下起了大雪。 大雪骤至,整个洛阳都变得格外寒冷。 曹髦站在门口,看着外头这白雪茫茫的场景,眼里却愈发的担忧。 北方的雪来的越来越早了,同时也是越来越大。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饥饿与寒冷,是老百姓们必须要面对的两个生存难题。 就这么一场大雪,不知能冻杀多少大魏百姓。 当然,此刻遭灾的也不只是曹魏,蜀汉和东吴也是深受各类天灾的困扰。 他们应对天灾的能力比曹魏更低,尤其是蜀汉,他们的南边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稳定,天灾频繁定然会伴随着叛乱,天灾和连年的战事,一定会导致国内不太平。 虽然史书上对蜀汉内部的叛乱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蜀国遭受致命打击的时候,曾有人提议跑到南边去,但是当即就有大臣表示:南边多叛乱,不能过去。 从这里能看出来,蜀汉内部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 天寒地冻,曹髦此刻却出现在了昭阳殿内。 郭太后,司马妜,郑娴等几个人都在此处。 郭太后的心情很不错。 司马妜跟郑娴分别陪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好话来哄着她。 他们正在吃着饭。 “我儿啊,听闻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了?” “是啊,母亲,吴国的镇军将军前来投奔,我已经封了他为吴侯。” “哈哈哈~~” 郭太后笑了起来,“那吴人岂不是气坏了?” 司马妜夸赞道:“还是太后最能识人,太后当初不顾他人的反对,拥立陛下,陛下亲政之后,大魏国力大涨,秋收丰硕,又连着击败了蜀国和吴国,如今连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想来陛下很快就能完成明皇帝的夙愿,完成先祖的志向,这都是太后的功劳呀!” 郭太后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气氛很是热切,可那言语之下,大概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 曹髦匆匆吃了些东西,随即开口说道:“母亲今年北方多寒灾,危害很严重,庙堂准备全力赈灾,只怕粮食不足唉,朕心里也很是苦恼啊。”
郭太后想了想,虽然她出身边塞,可并不知道雪灾能有多严重,她想了想,所想到的就是道路上都是雪,百姓们躲在屋内,不敢出行的样子。 “这赈灾的事情,怎么还需要皇帝亲自来做呢?” 郭太后有些不理解,她也不是没有见过治理天下的,齐王且不论,就说明皇帝,当初明皇帝治理天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啊。 时不时就带着自己游玩,还在各地修建宫殿,收集天下各地的珍品,很少听到他抱怨天下的大事。 唯独一次,也就是抱怨群臣们只会空谈不会办事。 从未见过明皇帝整日皱着眉头,四处奔走的模样。 怎么到了如今就是这样了呢? 难道如今的群臣真的是无能到了极点吗? 曹髦瞥了一眼司马妜,随即低下头来,没有说话。 司马妜忽然靠近了太后,在她耳边说起了什么。 看得出,郭太后听完她的话,神色有些惊愕。 她沉思了片刻,又看向了曹髦。 “我儿啊,我倒是有个想法多处遭灾,百姓疾苦,我想,是不是能削减皇宫内的支出,减少耗费,用节省下来的钱财去救济地方的百姓呢?” 曹髦一愣,随即迟疑的说道:“母亲啊,这皇宫用支所节省下来的钱财能有多少呢?用这些来救济百姓,又能救下多少人呢?” “倘若因此让母亲为难,岂不是忤逆吗?” 郭太后顿时有了信心,她以教训的口吻说道:“我儿这是什么话呢?难道做事就只能看其成效吗?就算节省下来的钱财不多,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成效吗?至于受苦,我尚且不担心为了天下百姓而受苦,你又担心什么呢?” 被太后训斥了一顿,曹髦赶忙低着头,接受了母亲的教诲。 司马妜笑着说道:“太后仁慈,心怀天下百姓,定然要得到天下人的敬仰了!” 曹髦没有说话,这本来就是他暗中吩咐司马妜去做的事情。 缩少皇宫的用支,开除不必要的人员,这当然不能节省出来太多的钱财,可重要的不是这个。 皇帝的行为,往往会引领整个国家,若是皇帝自己都爱奢华的东西,去跟大臣斗富,那整个国家都会是这样的大臣,可皇帝若是勤俭,那大概率会出现很多“勤俭”的人,且不管他是否是真心勤俭,又是否是假装勤俭,只要能将社会风气调整一些,那都是成功的。 照常的吃完了饭菜,曹髦准备离开,郑娴却急忙跟上了曹髦。 曹髦看着跟在身后的郑娴,“你还有什么事吗?” “太后让我尽早服侍陛下” 郑娴纵然胆大,此刻也是有些娇羞。 他们两人都知道这服侍是什么意思。 曹髦却很平静。 “我家的几代人,都是早逝,皇甫公曾告诉我,过早的去做一些事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朕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且不必急着服侍。”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