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万历1592在线阅读 - 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来信

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来信

    ,万历1592

    九月二十三日,在李化龙得到确切情报开始紧急筹备应对策略的同时,萧如薰也得到了一封有点特殊的来信,来信人的落款上写着——叶梦熊。

    信是亲卫送来的,说是有个送信人,他们担心这人是刺客就把这人给关起来了。

    萧如薰犹豫了一会儿,拆开了信件。

    叶梦熊在信里和萧如薰问好,问他最近过得如何,问他身体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穿的好不好,家人好不好之类的,感觉就是一份普通的嘘寒问暖的信件一样。

    可就是这样的话语,却让萧如薰感到心中有些温暖。

    宁夏之役结束以后去朝鲜的时候,萧如薰和叶梦熊的信件往来就没有停过,在打仗的时候,即使隔着千里之遥,叶梦熊也还是写了三四封信件询问萧如薰的近况。

    这让萧如薰感觉到自己被人关怀的温暖,和家人的感觉一样。

    叶梦熊的确也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也是最早承认萧如薰的文官之一,萧如薰最开始在朝中能得到诸多照顾,也多亏了叶梦熊拜托自己的故交好友为他说话。

    可以说萧如薰的崛起过程之中,叶梦熊出力很大,一直到缅甸时,萧如薰还是能通过叶梦熊的关系在江南之地得到诸多便利,购买很多东西都很方便,最早一批穷酸秀才来缅甸就是在叶梦熊的帮助下完成的。

    萧如薰南逃的时候经过南京没敢去找叶梦熊,时间紧急,救回了三哥萧如芷就走了,后来派江大海北上截断京杭运河的时候,萧如薰还特地嘱咐江大海要保护好叶梦熊的安全。

    不过南京虽然拿下了,可是叶梦熊却没有踪影,这让萧如薰一度有些担心,不过他相信叶梦熊这样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官僚是不会轻易丧命的,果不其然,眼下,他居然主动来信了。

    有嘘寒问暖就意味着叶梦熊没有把萧如薰当叛逆看,嘘寒问暖之后才是正事。

    叶梦熊在信里说——

    沈一贯说你萧季馨造反图谋不轨,我是不信的,你没有理由这样做,我怎么都不相信一个赤胆忠心的刚刚立下大功的将军会突然造反,说你死了我也不信,你萧季馨是我看好的人,不可能那么容易死。

    那个时候我很疑惑,很担心,一直到我突然发现萧如芷失踪之后,我才意识到你没死,你已经到过南京了,你把萧如芷带走了,但是你为什么不来找我,我很不解。

    我把这件事情压了下去,没有声张,可后来,突然有一支军队来袭击南京,我大惊失色,刚准备抵抗,就被属下打晕带走了,在逃跑的路上我回味这件事情,发现可能和你有关。

    我一路逃跑,先跑到安庆府,属下觉得安庆府也不安全,又跑到了武昌府才安定下来,在武昌府惊闻你已经率军攻进了湖广,所以现在给你写信,询问你事情的原委。

    我不信你造反,但是你起兵奉天北伐闹出来的动静是在太大,你和沈一贯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逼得沈一贯用这样的方式要除掉你,也逼得你起兵北伐,我要知道原委。

    你如果不能说服我,我就将你视为叛逆,死守武昌府,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武昌府,我在这里等你,到时候是兵戎相见还是携手共进,季馨,我要你给我一个说法。

    叶梦熊的意思很简单,给他一个说法,让他相信萧如薰没有造反而是一心为国,否则,他就要率军死守武昌府,绝对不让萧如薰的战略计划得逞。

    萧如薰看完了信件,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信。

    如果要说萧如薰真正尊敬的文官的话,叶梦熊排第二,还真没人能排第一。

    一路走来,也多亏了叶梦熊在关键时刻的扶持和帮助,让萧如薰少走了许多弯路。

    要他和叶梦熊兵戎相见,他不能保证自己会做到。

    但是这件事情,用来说服叶梦熊的这件事情,萧如薰是问心无愧的。

    为皇帝尽忠效力有错吗?

    沈一贯阴谋政变废除君主是对的吗?

    把实话说出来,叶梦熊会反对萧如薰为君上北伐的行为吗?

    一切都是合乎大义的。

    于是,萧如薰提笔给叶梦熊写回信,决心说服叶梦熊加入自己的北伐队伍,叶梦熊是南京兵部尚书,在南方拥有很大的威望和关系,有他的加入,对北边沈一贯政府的打击会更大。

    而就在此时,萧如薰的先锋将麻冲已经带领一万人马攻占了汨罗江畔的平江,打开了北上的道路,兵锋直指武昌府,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萧如薰的北上了。

    伴随着进兵越来越顺利,萧如薰也得到了不少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和处于温饱状态的秀才的投效,他们都是先加入进来的人引荐的后来人,你推荐我我推荐你,彼此把彼此夸得跟花儿一样,萧如薰的文人团队也渐渐扩充起来。

    或许这支文人团队的文化素质不如北边朝廷的进士们,但是办事方面,办事能力的强弱和是否会做八股文的关系并不大。

    萧如薰按照在缅甸对付那些穷酸秀才的方式对待这些投效的人,先把吃过社会苦头被社会教育过的读书人挑出来放在自己身边听用,这些人体会过人情冷暖,本身也有一技之长,可以直接使用。

    而那些只是比较穷但是还没有吃过社会苦头的书呆子被安排去学习统计和后勤方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带他们学习的是那些老兵。

    被一群老兵做上级,这些书呆子当然不满,好生闹腾了一阵子,几个顽固不化的被萧如薰赶走了,几个愿意接受再教育的被竖了典型,涨工钱加待遇,这一对比,中间的动摇派们立刻就老实了。

    对这群文人,萧如薰不指望他们能多忠诚,但是有人可以重用,有人不可以,这里面也是要区分开的,受到越残酷的对待,受的苦越多,就越是能通过钱财和待遇来收买,使他死心塌地加入北伐的队伍,比如谢禾。

    而那些维持在温饱的状态之下没怎么吃过苦头的人,就不是那么好收买的,这些人就和陈龙正一样,脑袋里还有这一点比较朴素的浪漫主义思想,满脑子的仁义礼智信。

    这种人不能重用,不能放在决策层,但是有点好处,这些人脑筋死,不懂得变通,是管账管仓库的好手。

    越是北伐,越是打胜仗,萧如薰就越是不缺人手,局势不断地向他这边倾斜。

    他也清楚,只要自己成功拿下武昌,大局就定了。

    这不是乱世,这不是大争之世,没那么多军阀枭雄渴望割据,大明朝压制武将,也将割据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打压住了,造就了萧如薰的便捷。

    一路平推,几乎没有阻碍。

    这些玩政治玩权术的祖宗们,在精兵猛将坚船利炮的面前,居然是如此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