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国家崛起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燃烧的半岛(23)

第九十一章 燃烧的半岛(23)

    S军在费奥多西亚布防的主力是第164步兵师、第48骑兵师和第1172自行火炮团(第30、109坦克旅已不存在了),面对D军两个精锐师,兵力上已处于劣势,如果这个时候叶列科夫的第71骑兵团投降,对守城的S军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

    5月4日凌晨1点,情报官瑞内克少校的行动终于有消息了。劝降的结果不好也不坏。

    “叶列科夫本人愿意投降,但由于他在第71骑兵团实际上没有什么威信,要成建制投降几乎不可能,特别是2营长和3营长是可以肯定不会跟随的,甚至还可能会反制他的行动。”瑞内克少校报告说。

    “那他打算怎样做?”弗尔施泰因上将亲自过问此事,随同一起听汇报的还有第1陆战师师长乌姆巴赫少将和第18山地师师长基兴西腾巴赫少将。

    “叶列科夫表示在开战后就下令部队撤退,我军可以从他的防区寻求突破,其本人也将趁乱向我军投降。作为交换条件,一是我方要保证他的安全;二是要尽快把他的家人全部接到D国。另外他本人多次强调一点,届时会有多少人会听从他的指挥还很难估计。”

    众所周知,S联不仅对叛逃人员执行严厉的政策,其家属也会深受牵连。

    “可以答应他的条件。”弗尔施泰因上将与在座的两位师长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回答道。

    叶列科夫的要求不算高,虽然他不能率第71骑兵团成建制投降,但至少可以制造混乱,这对于D军来说也是很有利的。

    5月4日凌晨4点,D军的攻击开始了。

    20分钟的炮击时间实在是少了一些,不过这已是第1陆战炮兵团全部的储备弹药了。在经过短暂的炮击后,第3陆战团按照预案向S军第71骑兵团的防区发起了冲击。

    仅仅过了50分钟,指挥部就接到第3陆战团团长德科莱诺斯基上校的报告。

    “我部已突破敌防线,正向纵深推进。”

    “看来叶列科夫没有食言。”明白内情的乌姆巴赫少将在心里说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D军开始进攻后,叶列科夫就给所属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不久后自己也趁乱带领几个亲信脱离部队向D军投降了。

    其实对于这个命令,只有1营很快就执行了,主要是因为叶列科夫自己还兼着1营长的职务,所属的三个连长中,有两个是他的亲信,自然没有什么阻力。2营长克列伊琴科斯基虽然表示了质疑,但最终还是很不甘心地带着部队撤离了阵地。只有3营长谢尔巴诺夫拒绝执行命令,坚决要带领3营坚守阵地,只是友邻部队都撤走了,该营很快就面临三面受敌的局面,眼看就要被合围了,再不走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谢尔巴诺夫才不得不忍痛带领部队撤离。

    第71骑兵团的防区被突破后,S军在费奥多西亚外围的第二道防线也很快崩溃了,不得不全部退守城区做最后的抵抗。

    与此同时,进攻赫鲁西莫卡的D军第3山地师和第241步兵师却还在492、448.6高地与S军第322步兵师苦战。

    即便如此,从整体态势来说对D军还是非常有利的。在克里木半岛北部,‘黑海’集群主力已大部进入半岛地区,其所属的第4、10集团军正以钳形攻势包抄S军克里木方面军主力,而后者也在仓促撤退,大批辎重被遗弃了,有的甚至都来不及烧毁。

    主力的溃败严重打击了S军的士气,特别是还在南部地区抵抗的第44集团军,身后大批的溃军正在涌来,而在溃军的后面,则是来势汹汹的D军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了多久,该集团军就会腹背受敌。

    这种局面任谁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许多部队已出现了慌乱现象,虽然有严格的战场纪律,但是逃兵依然越来越多。

    就在这个时候,费奥多西亚的城防司令科罗捷维奇中将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原来,S军收缩到费奥多西亚后,接下来的战斗也将在城区展开,原先设在城中心区的城防指挥部很快就会面临被攻击的危险,于是科罗捷维奇中将决定将指挥部转移至城东郊外地区。

    从战术上讲这也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和正确的。可是当指挥部开始转移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部分一线的官兵以为城防司令要跑,于是有些士兵和下级军官也开始纷纷溃逃,局势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

    得知情况后,科罗捷维奇中将一边严令各部抓捕逃兵并就地执行战场纪律,一边又下令指挥部立刻返回原驻地,没多久部队也就暂时控制住了,没有出现大批溃逃,军心似乎稳定下来了。只是这样一来,城防指挥部的驻地距离前沿不过区区2公里。

    另外科罗捷维奇不知道,城内的这些动静已被D军侦知,并且很快就锁定了其指挥部的位置。

    得到这个重要消息后,第1陆战师师长乌姆巴赫少将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意外侦知敌城防指挥部的位置,忧的是现在部队没有炮弹。

    虽说早前L马尼亚舰队运来大批物资,其中也不乏炮弹,但是这些物资大部还在雅尔达港,这里距离前线还有120多公里。由于D军登陆部队严重缺乏运输车辆,临时拼凑的各式车辆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运力和速度快慢都不一,再加上沿途还有零星的抵抗和伏击,所以实际上物资补给的效率依然非常低。

    这不,第1陆战炮兵团又没有炮弹了。

    为了不让战机流失,乌姆巴赫少将紧急联系附近的兄弟单位,试图先借调一批炮弹应急,但是得到的回复是他们也在等待补给。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再次催促后勤部门加快运送速度。

    自登陆以来,D军‘弗尔施泰因’战役集群就没有专门的后勤单位,主要原因是要优先确保运送战斗人员,就连必要的医护人员也只到达了一部分,各师的后勤单位此时还在L马尼亚‘晒太阳’呢。所以负责运送补给的任务只能从作战部队抽调,并且居然是伞兵,准确的说是由第29伞兵团3营、当地的平民志愿者和部分俘虏组成的补给部队。

    就是这样一支‘大杂烩’式的补给部队,支撑着前线各部的物资运送任务。当然,这远远不能满足战场的需要,只是也确实不宜抽调过多的作战部队做后勤工作。

    只是这次情况不同,在乌姆巴赫少将一再请求下,加上确实机会难得,弗尔施泰因上将才决定再抽调一个营突击运输,全部给第1陆战师运送炮弹。

    即便这样,直到4日中午,第1陆战炮兵团才接收到新的补给物资。

    “炮兵团,目标市政中心大楼,炮火急袭3分钟。”得到炮弹补充后,乌姆巴赫少将很快下达作战命令。

    经过确认,敌城防指挥部就设在费奥多西亚的市政中心大楼里。

    其实乌姆巴赫少将心里清楚,凭105MM榴弹炮要想炸塌一栋大楼还是很困难的,楼内也肯定建有地下室之类的防空设施,否则S军也不会把指挥部设在那里,何况现在己方的炮弹也不足。

    这次炮击指挥部只是为了把敌人从掩体里赶出来。在通常情况下,指挥部被盯上了,都会选择赶紧转移的,这样在其转移的时候就可以用远程炮火消灭或重创对手,至少可以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混乱。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果然,在炮火急袭后不久,S军城防指挥部的人员就开始纷纷离开大楼准备转移,而这一切都被D军设在郊外山顶的炮兵观察哨看得清清楚楚。

    自从完全夺取外围阵地后,乌姆巴赫少将就令人在城外的山顶上设了2个观察哨,S军指挥部上午的异动也是观察哨发现的,这才确认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