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悠哉人生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卖馒头(一)

第十二章 卖馒头(一)

    转眼间进入秋天,八月末,秋日的傍晚,凉风徐徐,一扫白天的暑热,吃过晚饭,她们搬着小椅子围坐在院子里的大枣树下木方桌旁学习,桌子上放着书本,纸笔。

    漫天的红霞,映衬着小院里,是nongnong的学习氛围,姥姥也搬着小凳子坐在一边,纳鞋底,时不时地看看她们,欣慰的笑着。方默南在北墙边上的种了些防蚊虫的七里香,也不怕蚊子叮咬。

    小姨丢了书本四五年的时间,语文、数学由于功底扎实,捡起来很容易。这些天下来就已经全部掌握了。英文学是学了,出了校门,早忘光了。也是这时候实用的很少,尤其是这小县城。

    “这还要学习英语啊!我早就还给老师了。”小姨看着那些曲曲扭扭的蝌蚪文,念的磕磕巴巴的,发音还不准。越看火越大,把书合上,轻轻地放到了方桌上,再火大她可不敢把书仍去,那么随便,上次在老爷子家,不小心把书弄破了点儿,叫老爷子碎碎念了半个小时。

    林老爷子拿起书翻开,念起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利的英文脱口而出。

    方默南垂着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纯正的英国腔,没有一丝乡音,就像在听bbc的广播。她吸取教训记住了在老爷子面前要谨言慎行,所以硬是压住自己的嘴巴没有大惊小怪的叫道。她可给小姨找了个好老师,估计整个县里也找不到一个向他一样的真正的英语老师。她假装着还在写字,耳朵却认真地听起来,老爷子念的居然是福尔摩斯小说,她低着头,津津有味的听起来。

    “咦,怎么不念了。”方默南喃喃默语的念叨着,没敢抬起头来,她听的正兴浓呢!

    “怎么样?”林老爷子显摆的看着小姨问道。

    “很好听,比广播里的播音员说的还好听,可惜我一个字也没听懂。”小姨老实的说道。“可是我现在还看不出来学习英语在现实中有什么用,我又出不了国。”她问出心中最想问的。

    林老爷子拿书敲敲她的脑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没用,我这几天让你读得报纸都白读了。改革开放,外国人走进来,我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怎么行呢?以后用处大着呢!不说今后,就说考大学也考这一门,你学得好,能考上的几率也大一些。哼……”

    “考大学,这眼看着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能进入高中吗,这还是个问题?”小姨嘟囔的抱怨道。

    “先别管这个,到时再说,对你有好处的,要你学就学。”姥姥不管那么多,只觉得老爷子说的都是对的,只管鼎力支持。

    方默南抬起头来,看着他们道:“这有何难,听着。”稚嫩的童音出来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只念了几句,和林老爷子的一模一样。

    小姨张大嘴巴,“你……你……”一脸的不可思议,余下的只有郁闷。

    跟小外甥女一起学习,小姨感觉特伤自尊。别人家三岁的小孩子天天想的恐怕除了吃就是玩泥巴?可这位,天天的捧着书,嘴里甜滋滋地叫着自己小姨,学习起来自己都想叫她姥姥。哪有学得这么快,反应这么灵敏,记忆力超级变态,听过就记住了大部分的?!不但一点即通,还能举一反三。有时自己背不下来的,还得叫她提醒。

    小姨咬着牙使劲啃,脑筋加紧转弯,才算没有落后得太丢人。好多次她都想丢掉这些讨厌的书本走人,可是一看见小外甥女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信任的目光,她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来。这可是她平生第一次做人家的亲姨,姨姨的荣誉感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来。前几天复习的是小学内容,她很快就吃了个透。现在轮到后初中知识,她才赶超不上自己,甚至不学了,这好歹自己找回点儿面子,不然她可真要撞墙算了。要是让她知道这还是方默南故意不学了,不知道她会不会疯掉。

    姥姥也不觉得小外孙女是个怪物,高兴还来不及呢!只觉得聪明了得,小姨笨得可以。

    林老爷子,点点头“嗯!模仿的不错。”他现在很欣慰,收的这个小徒弟天资不错,让他教得很有成就感。

    “咦,怎么不念了。”小姨笑着问道。

    “哦!只记得这几句。“方默南摊摊手道,她倒是想往下念下去,可就怕吓住他们,她已经很克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了。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他们停下学习,在看书对眼睛不好。方默南吵着让林老爷子讲故事。林老爷子被她缠的没法,只好讲《三国演义》。姥姥和小姨也听的津津有味,这算是学习过后的一点奖励,每天都是天黑黑的,她们才意犹未尽的离开。在这个还没有娱乐的年代,有故事听也不错了。

    小姨毕竟不是小孩子了,当年让她感到头痛的问题,在林老爷子的点拨下她也能很快得解决掉,每当看到老爷子欣慰的点头,她也有了学习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天小姨学习下来,对老爷子的态度,由刚开始的怀疑,到现在佩服的五体投地和眼神中毫不掩饰的崇拜。

    方默南渐渐地发现,她和小姨的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小姨的只是应付考试,书本上的知识。

    而方默南的则大多数都是古文、国学、传统的水墨书画。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这也她系统的学习传统的文化知识,林老爷子见她语言天赋不错,也开始教英语和法语。

    方默南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进入空间,打坐修炼,学习医术等,一待就是两天,五点钟起床,到后院给蔬菜浇水、施肥。然后跑步锻炼身体,林老爷子搬进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去晨练了。因为林老爷子每天也是雷打不动的晨练。他们俩的足迹遍布了县城的每个角落,方默南也重新熟悉了每条路。

    跑步回来后,方默南还是习惯性的跑道后院做有氧运动。吃完早饭,上午写大字,中午睡上一个小时,下午画画。傍晚林老爷子检查指导后,学习新的内容,布置第二天的作业。

    小姨的生活也忙碌了起来,不但要上班,还不忘记学习,有时干活的时候,还不忘背英语单词。生活的很累,可很有意义,最主要的是感觉生活有了奔头,她愿意这样累并快乐着。

    *********************

    姥姥这些天看着女儿和外孙女,天天挺辛苦的,就想蒸点儿白面馒头奢侈一回,犒劳她们一下。找酵头时,居然寻摸到一袋没有拆封的奶粉,看了下日期,还好没有过期。她才想起这是回乡下前,大女儿来时带来的。因为当年生方默南时没有奶水,自己这个外孙女是拿小米汤养大的,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买了袋奶粉送回来给孩子加餐的。

    姥姥拿着奶粉走到走廊下,这时的方默南正在走廊下描红写大字。“来来,南南看看这是什么?这是奶粉,一会儿姥姥冲给你喝,很甜很香的。”

    方默南抬头看见她手里拿着袋奶粉,普通的袋装,上面画着个奶牛,那个年代经常看见包装。

    “姥姥也喝。”方默南停下手中的笔,笑着道。

    “给你的姥姥不喝,现在就给你冲去。”姥姥兴冲冲的进屋去了。

    方默南见写得差不多,揉揉发酸的手腕,现在最高兴的她终于征服了高门槛,先骑上去,在慢慢地滑下来。她走进去,看见姥姥冲泡好后,方在桌上等着放凉。

    姥姥叮嘱她现在不要动,小心烫着,在这儿等着,然后她放心的去发面蒸馍了。

    方默南看着姥姥拿出面盆、面粉、老酵头。她拿了毛巾,小心的包裹着冲奶粉的碗,然后端下来,走到姥姥身旁,趁她不注意,一下子倒入面盆里,这下干干的面粉成了面糊糊。

    姥姥一看生气道:“你这孩子,你瞧瞧,这是要蒸馍用的,你这样,现在这么办?”

    “这样姥姥就可以吃到奶粉了。”方默南眨眨着明亮的眼,俏皮道,她知道姥姥不会喝奶粉,所以只能用这个方法。

    姥姥的怒容一下子就没了,好笑的看着她,心里有些酸酸的。“你这孩子,教我说你什么好!这下子水多了,又得加面了。”

    次日上午,馒头还在锅里,方默南就闻到的奶香和馒头的香味了,真香。由于昨天原因导致了今天馒头蒸的太多了,秋老虎也是很厉害的,没有冰箱,时间长了会坏掉的,仍了浪费粮食,会天打雷劈的。

    姥姥对着她假意吓唬道:“南南,你看看你干得好事,这么多你都得吃完。”

    “这么多,我可吃不完,不然送给林爷爷一些好了。”方默南没想到,蒸了这么多,她可不想被撑死。

    “送给左邻右舍,还是多啊!天太热,不能久放。这可怎么办?”姥姥为难得看着满桌子馒头。

    “这还不好办啊!卖了不得了。”方默南越想越觉得可行,这也许是个契机,她从县城里走过还没有个体卖馒头的,她们的馒头,是用空间里的泉水加上奶粉蒸的,肯定比公家的好吃。

    “能行吗?”姥姥迟疑的看着她。“家家户户一般都是自己蒸馒头吃,谁买啊?”

    “现在快中午了,咱家离县高中很近,正好前两天已经开学了,方圆百里就一所高中,那里大部分都是住校生,咱把馒头摊摆那儿准卖得出去。”方默南推推她,催促道。“试试就知道了。快点儿!吃不完,不然该坏了。”

    “好,死马当活马医吧!”姥姥跺跺脚,下定决心道。取来家里大簸箩,把馒头码放整齐,又去别人家借来用铁棍焊的简易四轮轱辘小推车,把大簸箩横放上去。姥姥一看这样不行,得把馒头盖着啊!又去拿了床还没用过得白纱布,折了几下,盖上,推着小推车。锁了门,后面跟着个小尾巴,一起向南面的高中进发。

    走了大约十分钟,到了高中门口,正好碰见中午放学的,先出来的是走读生。方默南她们推着车子站在大门的一侧。

    学生们很奇怪的看着这对组合,祖孙两人站在门口,推着车子,上面放着大簸箩,也不像是找人的呀!有三、四个好奇看了会儿,走了过去,停下。

    姥姥在那傻站着,看着他们走进,紧张得一副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们找人吗?”其中一个理着小平头,十五、六岁个头中等的眼中带着疑问试探地问道。

    “我们……”姥姥紧张的话都说不清。

    “我们来卖馒头的。”方默南甜糯的童音,踮起脚,把簸箩上的白纱布,掀起一角,nongnong的馒头香,扑面而去。

    姥姥这时也平静下来,说话也利索起来,“对我们来卖馒头的。”

    三、四个学生上了一上午的课,都有点儿饿了,看着馒头,一个男的道:“真白,比学校食堂里的馒头白多了。”他虽然走读,曾经在学校里吃过,真让人难忘,再也不想去了。

    另一个道:“就是小点儿。”

    另一个道:“不过看着挺软和的,食堂里馒头硬的能当砖头使。”

    另一个深吸一口气道:“你们仔细闻闻,还有牛奶的味道。”

    姥姥还没招呼,他们自己先讨论起来了。姥姥听着他们说话,又看见有些学生围了过来,先别管卖不卖的出去,光是这么多人,看着也怪高兴的,心下计算起卖多少钱合适,

    方默南看着人群围了过来,国人都有从众心理,于是便大声的叫卖道;“好吃的白面馒头,又香又甜,还有牛奶味。”人群中更是叽叽喳喳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第一个开始说话的男生问道:“这个怎么卖。”

    姥姥笑着说道:“加粮票五分钱两个,不加粮票三分钱一个。公家食堂卖馒头价格是二分钱一个加粮票,不过他们的面黑,俺们的是精面比他们的白,价格自然比他们的高些。”

    ‘哄’比公家卖得贵,学生中有人说,还没等祖孙俩回话,其他人就说,这么白,而且香,也不算贵。

    对于新鲜事物,他们抱着尝尝的心态,当场就有人买了。掰开馒头分给身边的同学,吃起来,旁边的人看着,等待着他们的反应,“嗯!好吃!比我妈蒸的还好吃。”

    有人打广告,其他学生也纷纷掏钱买了,住校生见门口围着一大群人,也好奇的走过来,一看,卖馒头,比学校食堂里的好,就是觉得有点儿贵。

    方默南看着他们犹豫的样子,“今天第一天开张,一毛钱,四个不要粮票。”

    这下他们不再犹豫,买了馒头就着家里带来的咸菜,比吃食堂里的好。

    走读的见他们纷纷掏钱,也想着这么好吃的馒头,买回家让家里人尝鲜。姥姥手上缠着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拿馒头,方默南对着他们,举举手里的小纸箱到钱放到这里。

    方默南看着进来的钱,默数着仍进来的钱,有硬币,有纸币,其中还夹杂着粮票。有人好奇的看着方默南快速的收钱,就问道:“小meimei,你可别数错了。”

    “我才不会出错”方默南特地大声的数出来,从刚才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方默南这报数,姥姥那边快速的换算着几个馒头,她们二人头一次合作,倒也默契十足。

    像姥姥这个年龄的妇女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简单心算却很快,因为常年累月的买菜,买生活用品,这些算数是不用教的,生活里得来的。